Feeds:
文章
评论

Archive for 2008年8月

新加坡河

 

四十年代新加坡河的风貌是如何,她是一条清澈的河,有许多鱼和水草,潮落时可以抓螃蟹。

 

新加坡河是一条海水冲涌出来的河,自河口安德逊桥到金声桥,长约4.1公里,尽头是一条大沟。新加坡河沿途经过12座桥,两岸有许多名胜古迹。
 
驳船码头对岸,原是英国殖民地政府的办公地区,目前还保留下来的代表性建筑物有旧国会大厦(更早时期的法院大厦)、皇后坊和维多利亚剧院和音乐院(1905年为市议厅)。其中,皇后坊和旧国会大厦之间沿岸地带竖有莱佛士爵士的白色雕像,一般相信他应该是从这里上岸的。

 

在水仙门桥边跳下河戏水的孩童的雕像就把这童趣情景勾勒得栩栩如生。背景那一栋用许多窗口的新闻艺术部的禧街大楼,保留了旧建筑的外貌,这座建于1934年的大厦,原为警察局,它见证了我们在皇家山(福康宁山)留下的辉煌时代。福康宁山曾是苏丹的王宫所在,莱佛士登陆后,他的官邸曾经设在这里。

 

新加坡河北岸的克拉码头,18601870年代曾是造船和修船的中心。

 

克拉码头是以新加坡第二位总督,安德鲁.克拉爵士命名。在克拉码头的里巴巴利路(River Valley)入口处可找到一间名为黄埔冰屋的店屋。这间店早在1800年开设,当时新加坡还没有冰块制造器具,冰块是从美国的波斯顿入口至新加坡。当时的克拉码头是新加坡的贸易中心,是华族和欧洲商贩的汇集地。这里的建筑风格就见证了这一点。

 

水廊内在德罗拔申码头,罗拔申码头曾经是商人们的办公室、仓库和装卸货物的码头所在地。孩子们也经常站在河岸边的古老村屋外向经过的船只招手。很多时候,他们会脱下衣服跳进水里游泳,图个凉快。

Read Full Post »

1819年,莱佛士在新加坡河口登陆时,新加坡是个荒芜的小渔村,除了河口周围,内陆的大部分是热带原始森林,有老虎出没。人口只有200余,有少数的华人在山上种植。当莱佛士为东印度公司寻找贸易站,认为新加坡是个有良好港口的贸易转换地点,于是与天猛公签订租借条约。

 

1822年,莱佛士与法古哈拟定了城市发展蓝图。范围在新加坡河南部大坡及北部小坡大马路至七马路。大坡划为住宅区,殖民地政府办公室多数集中在小坡。

 

1824年,英荷条约签订后,将新加坡发展为自由港。海峡殖民地三州府成立。人口主要来自马六甲及邻近国家。

 

1829年,开始发展五年后的新加坡,人口增加了50倍。二十五年后,有52,900人口。人口主要来自马六甲及邻近国家。

 

1867年,新加坡成为英国直属殖民地。海峡殖民地时期的土生华人多效忠大英帝国。

 

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发,进一步加强了新加坡成为海外贸易的必经转口站。

 

1871年的新加坡,人口97,100,移民人口来自世界各地。包括印尼的廖内、爪哇,印度、阿拉伯。

 

20世纪初,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潮到新加坡来,他们大部分来自中国,人口达 229,900,到了1921年,人有430,000

 

1927年,英殖民地政府设立的新加坡改良信托局,这是改良市区计划,而不是城市发展计划。那时候中国移民在动荡不安时期来到了南洋,1931年经济衰退时期来也有许多人回去祖籍地。因此,公共住屋的要求不会太紧迫。

 

日本占领新加坡投降后的1947年,人口有940,700。许多人还是住在简陋的近郊陋屋区与偏离市区的边缘郊区。偏远的郊区还有许多沼泽地,俗称“芭内”。

 

1951年新加坡由“埠”升格为市,1951年一月六日,一个“新加坡的家”展览举行了。

 

195271日,改良信托局庆祝25周年庆典。开始进一步的建设发展与公共住屋计划。

 

改良信托局从1927年至1959年的32年总共建了约32,019 个居住单位。中峇鲁、红山、甘榜石叻、亚历山大、惹兰勿杀、加冷旧机场路、文庆路等。三、四、五、六、七层楼高,这些公共住屋单位拥有一房一厅、两房一厅或三房一厅,有厨房、厕所及小露台。

 

19521953年间在必麒麟街有三座俗称九楼拥有商店建成完工、办公室在一层。新加坡信托局办公室也就在必麒麟街。

 

女皇镇杜生组屋区就是50年代改良信托局设计的一个具有特色局的住宅区,也叫(Strathmore Estate)史达摩区。那一区也叫公主区和公爵夫人区(Princess Estate & Duchess Estate),在该区建成3000个单位。

 

1957年,移民政策颁布后,许多人纷纷为在中国的亲人办理“过番“居留。人口又激增了几倍,大概有四百多万。住屋的需求大大提高。

 

1959年改良信托局总办公室也从必麒麟街搬到女皇镇公主楼。俗称蓝玻璃或十四楼。(Princess House)

 

1960年,人民行动党从殖民地政府建立的新加坡改良信托局手中接过棒子。建立了建屋发展局,展开了迁移与土地回收计划,大规模推动的公共住屋计划。每年设定建造11500个单位的目标,两年后共建了等同改良信托局32年共建成的32,019 个居住单位。

 

 

在建屋发展局第一个五年建屋计划中,为女皇镇制订了第一个卫星镇(完整的环境设施)发展蓝图。除了学校、邻里商店巴杀外,还有一个戏院、商场、酒楼、图书馆、综合诊疗所、饮食中心及其他娱乐设施的市镇中心,女皇镇共有17500个单位。

 

1963年,建屋局展出了第一个“新加坡未来愿景与住户展

 

1964年,政府推行了“居者有其屋”的计划,女皇镇的两千多个二、三房式单位为人们提供廉价的出售公共住屋。二房式售价4900元,三房式售价6200元。

 

到了1965年总共有53000个单位建成,约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口住在组屋。

 

19651970年建屋发展局第二个五年建屋计划,建屋局也在大巴窑建成的第二个卫星镇。这里有了更完善的道路系统,邻里中心、市镇中心、体育中心和一个市镇公园。

 

1966年开始至1970年,市区的于市区边缘的重建计划也同时进行。许多人开始迁到欧南园、东陵幅区。

 

七十年代,勿洛岛丹戎禺展开大规模的填土计划。许多乡村如后港、淡滨尼、蔡厝港的乡村地区也开始了大大规模的迁移与土地回收计划。

 

八十至九十年代,新加坡的建屋计划如火如荼的进行。一个个新的市镇区建立了。

到了九十年代,已有超过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住在组屋住在不同类型的组屋内。

 

在九十年代初,一个新的计划整体的重建(SERS-selective enbloc & relocation scheme)计划及整体的翻新计划展开了。为旧的组屋区改新貌、为一些设备不完善的组屋添加空间、增设每一楼层乘载的电梯。

 

21世纪榜鹅建设计划还在进行着,濒水建筑的概念成了提升住宅周围环境的大标题。

 

2005年,40年国庆李显龙总理致词中强调,最重要的是,我们打造了新加坡精神:勇敢并具同情心,自信但不自满。这股精神将把我们联系在一块,成为团结一致的人民,各自竭尽所能,作出贡献,重塑我们的国家,建设我们的家园。让我们齐心协力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活力十足的环球化都市,一个我们叫作“家”的地方。

 

吴作栋总理在2006年逝世的林金山悼念词中说:“在1963年,当我们举家从没有电力供应,也没有现代化卫生设备的旧屋搬到女皇镇全新的三房式组屋时,都对能住在一个规划良好的新镇,拥有负担得起的组屋,并享有舒适、现代化和便利的生活,心存感激。我当时并不知道我们能过着幸福的生活,主要得归功于金山的努力。”但是,当我们后来知道金山正是那位解决新加坡屋荒的人时,对他很是感激。他改善了千万个像我这样的新加坡人的生活,给我们一个家以及一个真正属于新加坡的未来。

 

李显龙总理在2007年去年国庆群众大会描绘再创我们的家园公共住屋愿景时,宣布在第一个组屋新镇女皇镇建造新一代组屋。

 

今年在国庆期间举行的“更新我们的杜生”展览中,建屋发展局为女皇镇制订了一个全新的卫星镇发展蓝图,主题将以住宅周围的环保与绿色公园景观为主。                                         

Read Full Post »

河水山住宅区

我家是个好地方,有河有水也有山,这是我们在小学时候自编的儿歌。

 

实际上,河水山没有河、山是有的,五、六十年代初是还是佳城处处的坟山。河水山取名自戴河水。一个早在1860年代船运至中国的木材商“头家”。

 

河水山占地约60依格(英亩),范围包括了东至欧南路,西至立达路下段,北至合洛路、南至中峇鲁住宅区。1947年日本占领过后人口激增,这个在市区边缘的陋屋区处处泥泞,巷内巷外杂乱无章的 亚答屋、锌版屋,木材隔墙,厨房里的煮饭用的是烧木材、火炭或煤油炉,杂乱肮脏。巷口沟渠堵塞、巷尾垃圾堆集。公用的水喉挤满取水的大人、洗衣服的妇女和冲凉的小孩。共用茅厕里的马桶蛆虫处处。

 

1959, 由李光耀率领的人民行动党参选地方政府时,他提出了要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提倡教育、改建乡村道路。

 

1960年,人民行动党地方政府从殖民地政府建立的新加坡改良信托局手中接过棒子。建立了建屋发展局,大规模推动公共住屋计划。

林金山在1960年受委为建屋发展局首任主席。担任建屋局主席四年期间,他在建造公共住屋方面成绩斐然。在他的领导下,建屋局解决了新加坡建国之初的屋荒问题。

 

1961525日,下午五点许,一场大火从甘榜峇鲁开始燃烧,不一会刮起一阵强风把火苗延开至河水山。当天是哈芝节,许多消防员放假了,中央消防局的180位消防员、港务局的消防队伍,军队、警察、路人约2000人纷纷加入救援活动,帮忙疏散人群,救火至隔天早晨。许多的人来不及抢救,一夜间所有的财物化为乌有。这场大火造成了二千六百户人无家可归,一万六千人流离失所,有许多人痛哭哀号。

 

第二天早晨,总理李光耀亲自巡视灾区。应许新的组屋将在灾区重建。

 

受害的灾民被分配到邻近的河水山联络所、金声小学。那时,政府成立了福利部救援灾民,成立不久的建屋发展局担起了重任,六月三日,九天内把1200个灾民分配到刚建好的女皇镇的二、三房的600个单位的组屋,一些则分配到加冷、中峇鲁等单位、麦波申的个建成的单位。

 

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另一批在中峇鲁坟场区建立的904个单位,700个成功分配给在女皇镇临时住所等待的灾民。

 

1961年尾,七个半月后灾区重建计划基本完成。五幢共768单位建成紧急一房式组屋,九个月后灾民得以入住。

19622月,1909个灾民已被安顿在1708个单位。

 

河水山重建后的的紧急一房式组屋单位虽然不太理想,两边门对门的住户,中间走道光线不足、白天没亮灯时较阴暗,共用的厕所在楼梯间、垃圾槽也不容易保持卫生。但这是当时的紧急措施、快速的安顿了灾民。

 

建屋局计划每年建一万个单位,以平均每45分钟建成一个住宅单位的速度,让许多人佩服。

 

李资政也在回忆录中说:“要不是林金山(当年)在大选以前基本上把组屋建好,我要争取蝉联(1963年)恐怕会有困难。”

 

1963年,在当时立达区的女议员陈翠裳女士就积极推动建立一所妇孺诊疗所。

 

1964年,建屋发展局的第一个区办事处就设在庙湾一座组屋楼下,方便居民缴屋租也为居民提供水、电服务。

 

1967年,河水山住宅区基本设施完工, 11,000的居民住在同一个区域里附卫生间及厨房的一房半厅、一房一厅、及两房一厅的廉价组屋里,每月支付二十元、三十元或四十元。

 

我在67年至72年住的一房半厅租赁组屋那里还经常有私会党徒格斗事件,半夜杀声四起,然后作鸟兽散去。

 

社区邻里商店设在组屋楼下是新概念,面向合洛路的十六层组屋下,有我们爱去的胜利书局、太平洋书局,此外银行、商店多在靠近巴杀的组屋一层。乌桥头巴杀有我们爱吃的小食和冰山。

 

七十年代,职总消费合作社建立在50座面向立达交通圈的组屋一层,为居民带来买廉价米、白糖的方便。

 

河水山住宅区已经翻新重建了,然而,这种被称为鸽子笼组屋的模式,有许多值得典藏的集体的美好记忆长留在河水山居民心中。

Read Full Post »

六十年代,当我们提起中峇鲁的四楼屋时,都是予以羡慕的眼光,因为这批战前建的屋子是有钱人住的地方,我们的小学朋友虽然住在不远处的河水山、龟仔山(甘榜实叻)或红山的单房或一房一厅组屋区。那里过去却是坟山处处,亚答(以一种棕榈树的叶编成)屋顶、木板或锌板铁皮建成的简陋住屋。自来水供应要到公共水喉接取,制水的时候,大人把扁担和两桶铝制装食用油的桶挑在肩上取水,我们还得接力拿小水桶去盛水,一去一回的,一桶水溅了半桶。

 

二、三十年代,当时市区组的二、三层楼房的旧屋租户拥挤,为了改善当年人民的居住环境,英国殖民政府于1927年成立了新加坡改良信托局,并开始建造以现代主义为主的新型住宅。

 

中峇鲁住屋是英殖民政府兴建的第一批公共住屋。它们根据当时英国新镇模式建造,设计别具一格。建筑外墙没有太多装饰,主要利用屋子前的弧形楼梯、露台、圆形柱子等实用建设来表达美感。

 

1938年,郁达夫在星洲日报任副刊编辑的时候,就举家定居在中峇鲁住宅区,忠坡路第65座组屋三楼的24号单位内。

 

1965年后,政府把这一批信托局建的公共住屋单位卖给原住户,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房子。因此,住屋已经不属于政府所有,身份等同于私人房屋。以后,屋主买卖和出租单位时跟现在一样,不会受到限制。

金殿路的璇宫戏院、梁介福的宝宝丹公寓大厦也是当时中峇鲁区的豪华辉煌建筑,如今也走入了历史。

 

2003年,政府宣布中峇鲁座战前20住屋将被保留,成为我们历史遗产的一部分。

这是政府首次保留一个完整的住宅区,受保留的住屋不可以被拆除,翻修时也不可以改动外观。不过,住户可进行内部装修,只要那不影响建筑外观设计。

 

中峇鲁旧巴刹的美食风味独特,粥、包点、水馃、沙爹、炒福建面,还有我爱吃的水晶包,有芒光(沙葛)、芋泥、黑豆沙馅、美味可口。咖啡店的肉骨茶、忠保路老字号的波记餐厅等,一直是老饕的好去处。

 

闲暇走走旧店屋的建筑楼后头,看看那附能令人发挥想象空间的螺旋太平梯。成保路的几栋四楼屋保留下来改建成背包旅者旅舍,附近的庙前在早上聚集了有闲情雅致听玩赏鸟叫声的人。

 

今天的新加坡城市面貌改变迅速,能让人缅怀的建筑物和街道的记忆越来越少了。

Read Full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