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s:
文章
评论

燃烧吧!火龙

这是壬辰年尾声宁静的一个夜,一茬不同肤色的人与黄色火龙一起火舞。dragon

一条包涵许多陶艺者的300 0多件作品在源发龙窑的肚子里熊熊燃起了!这个 “唤醒龙窑”的作坊来自好几十位20来岁的年轻志愿工作者发起的赤子之心。从12月中便开始的活动终于收集了来自各个不同工作坊的3000多件作品,而这一切始于自发的年轻人对本地保留龙窑与民间传统陶艺的内心的呼唤。

源发龙窑的火在2013年1月17日晚10点钟便开始了,最先十个小时,先把前面的炉火加热,再在旁边的火眼添木材;龙窑里不断的燃烧加热至1300摄氏度度,要经过72小时不断的烧制,三昼夜,温度维持在1200度至1280度之间,熄火后要冷却上3天才能取出作品,这些作品包含了无数真性情、汗水与 执着。drgon2

位于新加坡裕廊西JALAN BAHAR与南洋大学路交界的罗弄大华士(Lorong Tawas)硕果仅存的两间窑厂在本地发展史阅历七旬的陶光与源发龙窑。在2000年的一次搬迁命运中,旅游局与文物局的极力推动下一直保留至今,但是裕廊科技园的发展却又一次的将龙窑的命运定在2014年底必须拆毁,还有谁能为龙窑的去留请命?
新加坡20世纪初年,来自中国广东省的一群潮州人把传统的龙窑带来本地。他们多数来自现代瓷乡枫溪(潮州语称bang koi),上世纪70年代本地共有十几个龙窑。这些窑烧制民用的器具如碗、碟、花盆和水缸。目前仅剩陶光和源发这两家相挨着的龙窑,有一群陶艺爱好者坚持在这里向艺术家拜师学艺,每一年只开窑三、四次用窑烧制陶艺作品。<a
一条长约40公尺长、宽约5公尺、高约1.2至2.4公尺的火龙土砖窑,拥有17对火眼。在1000年前就与中土有着渊远流长脉络。龙窑烧制陶瓷技艺早在商代便有记载。著名的景德镇就是这一种沿山坡而建的龙窑。分为窑头、窑床、窑尾,一般只有前面窑头十几公尺不断加柴,由下而上温度上升因此能节省柴火。dragon1
潮州窑的历史要追溯至唐代。
“到了宋代,潮州已成为广东的瓷都,这一段时间是潮州陶瓷古代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也是广东历史上陶瓷飞跃发展的阶段。当时,潮州瓷窑的分布有东郊笔架山、南郊洪厝埔、竹园墩,西郊凤山,北郊田东园、瓮片山、竹竿山、象鼻山等,方圆15公里,其中尤以东郊笔架山窑址最为密集,绵延2公里,有“百窑村”之称,每当点火开工时,“韩江两岸窑火相映,蔚为壮观”,这里现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潮州陶瓷,正是在如此丰厚的历史积淀中孕育而成,逐步壮大。”
林适民老先生1948年在汕头《大光报方志周刊》第83、84期中发表的《枫溪陶瓷业》,开头就这样记载,“枫溪去潮城八里,宋代以还,素为生产瓷器最多之区,水陆运输,均极便利,全潮日常之瓷器,诸多购自该处,其余大部倾消南洋。”蛛丝马迹,其可窥见,枫溪窑与宋代笔架山窑是余脉相传。
——潮汕民艺网 csmynet.com
1850年初在裕廊只有大片的沼泽树林,1900年初三巴旺、义顺与裕廊武陵山开发大片土地种植树胶经济作物发展快速,制造盛树胶汁液容器就是陶厂的主要生产。
枫溪人烧窑必拜的窑神就与大龙缸有一段凄美的传说。
据说明朝有个皇帝喜欢养金鱼,潮人称养“金鲤”,在当时就属意潮窑制造大缸,有一个姓成的窑匠师傅就被委任来造缸,可是却屡屡失败,眼见三个月时限快到,一天梦见了火神说必需要有一个九岁的孩童祭窑,从那天成师傅忧心忡忡,夫妇俩生育八女老来得一子,为此事哀声叹气。恰好他们的话让九岁的独儿听到了,趁老父亲打盹之时跳入窑尾,而烧窑熄火时,老师傅见黑色龙缸已成,朝廷派人匆匆将烧成的龙缸带至宫中,成师傅却遍寻独不见九子,见到窑上小孩的足迹便晕阙过去。朦胧中见九子入梦,告知已成了火神所赐托为窑神,至今枫溪人点窑火之前都要拜祭窑神。
dragon3

1月19日星期六一整天的大雨让许多来参观的人却步,我们来到龙窑,一整晚只睡上5个钟,一早就守候在炉火旁健谈的的卓键福先生更是侃侃而谈。卓键福先生本身从事建筑业,是业余的陶艺制作者,他一路随黄埔陶艺会孙琴安老师,从大巴窑启蒙学校开始到大巴窑东联络所,在迁到现在的黄埔民众俱乐部。现在他在龙窑租用了小小的工作坊,门口的一只石灰的犀牛就是他的作品,他在展览厛作品的一组犀牛造型生动活泼、一只只小鸟就停在背上为犀牛河马啄虫吃,这是一组恬静无喧的农村景色。

dragon7
卓键福先生为我们简述他的作品。他从中国的一件国宝级的青铜水牛身上得到灵感,进而创做了犀牛。他的作品有一组或单件,现在多数创作也以这个题材为主。他希望这一次在窑里烧制的约2英尺高的犀牛作品能有好的效果。这一件手拉的陶犀牛就用了就地取材的黄陶土,经过了筛洗去除杂质,泥土参合了水在石膏上搓泥,身上的裂纹故意加深,而背脊节节突出,自然的浑身泥染之真情趣。犀牛的身体与头分成几个步骤,先用拉胚把中空的身体做好,然后把腿用手搓泥条固定,风干后再加头和尾巴,再放入窑中,窑烧用的硬木、松木在烧制后的 ‘落灰’制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窑烧的惊喜。

他的太太陈玡树女士在卓先生和其他在陶艺老师的指点下也创作了茶壶,她的一把红色的茶壶就是意外的惊喜,她谦虚的说自己不懂创作的理论,桃红色的釉彩只是偶然成品,我却从那一把提梁壶看到她成熟柔腻的陶艺。dragon10
dragon11
卓先生希望在收集了自己满意的一百件创作后能举行个展。我祝愿他早日实现理想。

就是江南烟雨迷濛才能制出铿锵的青花瓷,就是这样大雨滂沱,但不能淹没关心龙窑者的热情;坚持替代的义务工作者;守候土窑的力士们以不懈的精力挑旺窑火;但愿这一种民间力量能推动各方,为保留文化遗产的薪火相承努力。dragon9

但愿裕廊龙窑如我的祝福:“国富节用而裕民,堂前廊屋有燕归。”
dragon5

潮汕的方言歌谣

韩山师范院长林伦伦院长在2013年4月9日晚假醉花林主讲了《潮汕方言歌谣及其文化内涵》,林伦伦院长的讲题依次为潮汕方言歌谣的名称界定;潮汕方言歌谣的版本简介;潮汕方言歌谣的主要内容;潮汕方言歌谣反映的文化内涵;最后是“过番歌”及其历史文化价值做了非常详细的解说。

他谈到长城出版社最近出版了韩山师范院师生辑佚的《全本潮汕方言歌谣评注》,将歌谣收录与分类成八辑共1003首,八辑内容分为:

1) 爱情之歌

2) 时政之歌

3) 生活之歌

4) 过番之歌

5) 仪式之歌

6) 诙谐之歌

7) 儿童之歌

8) 风物之歌

畲歌是潮人的歌谣

潮州土族先民畲族和蛋家,畲族居山;蛋族居水,广东凤凰山是否是畲族祖先的发源地?据史料介绍,粤东以致闽南一带,春秋以前的先民是百越(粤)人或越人,所谓蛮、南蛮、蛋家、俚(黎)、瑶族等都是百越的一支,而畲是瑶的一支。

饶宗颐教授在《潮州居民及海外移殖》一文写道:雷姓蛮族,在唐高宗时,曾与蛮人苗自成攻陷潮阳,为陈政所平。武后时,陈元光奏,请在泉、潮之间设置一州(即后来之漳州),即为对付土族畲族。

畲民骁勇善战,陈政不敌被杀,其子陈元光率中原人(山西、河南)数万,转战泉潮,不少定居在漳潮泉地区定居,故称为“河佬人”。

《明太宗永乐实录》卷五四记载:“海阳县凤凰山诸处畲蛮,遁入山谷中,不供徭役”,后来畲族中有后人传其祖先坟茔就在凤凰岭,畲族文献记载:凤凰山由西北向东南,东向翘首远眺既是漳州,与当地畲族的俗语“放潮州、出漳州:生在潮州,处在漳州”,与后来发现的特殊无碑墓的墓穴所在相符合。

畲族人的口头文学基本上就是客家唱山歌,在节日庆典中唱,语言属汉藏语音,又接近汉语的客家方言,也参杂不少潮州方言,也接近苗瑶语族方言,其中却有不少的畲歌在潮汕地区传唱。中原人移居潮州,汉人吸收了畲族文化、融汇入民间的潮州歌谣一直叫畲歌、畲歌仔或歌仔。就以这首畲歌为题的歌谣详录以下:

“畲歌畲嘻嘻,我有畲歌一簸箕,一千八百哩来斗,一百八十勿磨(近)边。”

“畲歌畲嗨嗨,我有畲歌一米筛,一千八百哩来斗,一百八十勿磨(近)来。”

畲歌有独唱或对唱的形式,还有二声部重唱,畲族称‘双条落’,一个歌手兴起领唱二字或四字,另一歌手便接下去唱。

至今广东潮州凤凰山畲族人口不及五六千,使用当地汉语的客家语系,有的完全汉化、有的还保留他们本族的特征。

潮汕的方言歌谣的收集

1918年从新文化运动中心的北京大学开始,由刘复、沈尹默、周作人等人发起征集歌谣;1920年组织成立歌谣研究会,由沈兼士、周作人任主任。

林醉陶是向《歌谣》投寄潮汕歌谣的第一人。他寄出的“渡头溪水七丈深,一尾鲤鱼头戴金。一条丝线钓不起,钓鱼哥儿枉费心”发表于1923午3月《歌谣》第十一号,也许是第一次将潮汕歌谣推介到了全国。紧接着刘声绎、林培庐以及海丰的钟敬文,都收集、投寄了一批畲歌作品。他们都是关心和热爱潮汕歌谣的先驱。1927年,北大毕业、其时任教于金山中学的丘玉麟编辑、整理、出版了第一部《潮州歌谣》,称得上是筚路蓝缕之作。1929年秋出版了金天民的《潮歌》,收歌谣288首。他在《编辑大意》中说:“是编专采潮属各处妇人及孺子用福老语言所咏叹的片言片语,有天然音韵”,可见其编选体例还是很严格的。同年(1929),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会杂志《民俗》分期刊载了昌祚、鸣盛合编的《潮州儿童歌》,共81首。此外1945年林德侯还编出《潮州歌谣》未刊本。以上这一时期可称为潮汕歌谣的初步整理阶段。要办成这件事,单有认识(即认识到民间歌谣的重要意义)不行,还要做很多搜罗遗逸、比较筛选、正音正字的艰苦工作,因而他们的努力格外可贵。

周作人曾经对潮州歌谣做了收录规划,按周作人的解释,生活歌指的是各种职业劳动的歌谣以及表现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歌谣。从理论说,生活有多么丰富,作为生活反映的歌谣便也同样有那么丰富,但客观事物的发展并不都是那样简单、机械。比如国家大事当然也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可是出现在潮汕民间的“时政歌”却比较少。

保存到现在的一首《天顶一条虹》,谈的是潮汕民间对辛亥革命这一重大事件的反应。歌谣说:

“天顶一条虹,地下浮革命。革命铰掉辫,娘仔放脚缠。脚缠放来真着势,插枝鲜花动动戏。”

注:虹(潮州音念keng),地下浮(潮州音念 ‘普’)革命(潮州音念gei meng)。革命铰掉辫(铰,念ga,剪掉),娘仔放脚缠。(缠,音Tni),脚缠放来真着势(走路得力) (势,音‘Xi’), ,插枝鲜花动动戏(指花在头上随着脚步摇动,戏,念音Hni)。”

可见民间认识革命首先并不是理性的而是十分具体十分感性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期间,对于发生在身边的农民运动与外敌侵略,潮汕人民应当有非常深切的感受,也产生了一批革命歌谣,但是至今我们还较难分辨哪些是民间创作哪些是革命者的宣传品。

“过番歌”

另一种值得研究的就是20世纪30年代的“过番歌”,从歌谣的形式和语言反映了当时穷困的生活,当为潮汕歌谣无疑。

“一溪目汁一船人,一条浴布去过番,钱银知寄人知转,勿忘父母共妻房。”

“断柴米,等饿死,无奈何,卖咕哩。”

“月娘光光照瓦槽;阿兄要去过暹罗,身边所带無别物,一条水布支厚刀。”

“无钱无米无奈何,揹个包裹过暹罗,火船一到七洋洲,回头再望我家乡。。。。。。”

也有一些反映过番到了南洋反映当地生活的歌谣:

“心肝卜卜跳,目汁金金掉。又惊番仔(外国老板),又怕虎叫。虎叫还好踮(躲藏),番仔一来,铁棍儿额顶照照。唔合番仔意,生命无半厘!”

“哀!哀!哀!锄头六斤重,掘下土去跳起来。目汁流流,正知唐山(中国故乡)好境界!”

这两首歌谣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一方面,它说明海外潮人很早便运用他们熟悉的歌谣形式来倾诉他们的苦情;另一方面,保存了早期潮汕海外移民在异国垦殖时饱受剥削压迫的真实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潮人在侨居地站住脚跟,有的还发家致富。如有一首出于马来西亚的潮汕歌谣说:“我的汽车大又雅,就是有名马斯里(名牌车名)。。。。。。”反映出海外潮人的生活内容起了新的变化。

本地的潮州歌谣集

1982年油印发行了汕头文联民间文艺研究会主持、马风、洪潮编辑的《潮州歌谣选》;1988年马风,洪潮编辑的《潮州歌谣选》编入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丛刊。

最近本地丽的呼声暂时结束了在本地63年(1949-30/04/2012)的广播节目,过去我们小时喜爱的娱乐就是听王道先生讲闽南话武侠小说、李大傻先生讲的粤语故事,还有黄正经先生的潮语讲古。他的节目老少皆宜,有一个单元叫:“(言皮)凉(言皮)热”就是闲聊,以民间故事为主题,还有“听吃白(口旦)”就是接近胡说八道的意思,为短篇故事的单元,这些精彩的古典故事是我们吸取民俗白话文学的开端。

黄正经先生原名叫黄庸根,潮安庵埠镇溪乡人。生于1912年,18岁南来。1955年,在广播电台及丽的呼声当全职潮语说书人,至1982年,广播媒体应官方的提倡华语运动方言节目全面停止播放,1989年口述历史馆收集了他的手写儿歌影印集子,访谈录《苦将泥雪印飞鸿》做为个人的生活的回顾。

他所记录的儿歌也是道地的潮汕童谣,画面显示潮汕的风土民情,1990年在华人传统展览举行,这是配合新加坡建国二十五周年的华族文化月的大型活动。他积极教导了武吉知马修德善堂的会员子女,“猛火厚朥”(此话也道出潮州菜的特色用大火大量猪油快速烹煮)训练十出岁的孩子唱潮州歌谣在莱佛士坊演出。当天演出成功吸引了许多观众。黄正经先生说学生学华语只用四声,潮语八声字韵显然难掌握。无论演出的效果合乎理想吗,这确实无疑是一个前辈治学的考据心得。

1992年,电力站主办“儿歌的记忆”朗诵会,早报与海峡时报也有记者报道。

新加坡八邑会馆在1995年就出版了他选注的“ 释音潮州儿歌撷萃”收录的歌谣内容丰富,其中的一首“雅娘”有相当丰富的内容。

“雅娘想吃黑豆干,又欲想食汫水鳗。想食葡萄番薯汤,想食青梅槌白糖。食到豆无种,匏无(木戯),生无一仔见爹娘。雅娘想着心头痠,走入房内去梳粧,一面粉,抹匀匀,双边蓬头梳光光,鞋仔衫裤全换新,掼个春畾(竹字头)去落宫。

雅娘唱“王公坐圣圣,王妈听定定;信女名阿桃,嫁夫阿壮哥。过门几年了,男无女亦无。酒是珍珠粿红麯,保阿男儿入肚腹。欲如珍珠皮壳薄,又欲聪明会入学。”

治宫听了笑嘻嘻:“我做治宫二十外年,唔曾听见一个妇人这生爻(加心字边)勾缠。”

雅娘唱“治宫伯!你勿笑,拜了神明,一个粿分你胀。”

治宫唱:“阿伯自来不会好食,怎会听到食,磕破额?拜神了,收返去,曝酥酥,留放分你个阿孥。”

这首歌谣讲述一个新妇为无子诈孕,刁泼任性,庙里求神且言词刻薄,最终是被庙祝一半句讥笑的话驳回,嘴上针锋相对,词语妙绝,是斗畲歌的特色。

这里边的注释就有二十四个,就许多都是潮语中的押韵字。

“雅娘”语带双关,既赞又弹,制豆干为黄豆;雅娘要吃“黑豆干”是故意为难。

汫水鳗是产于山涧的淡水鳗鱼,汫水原是独创的字,汫水代替了古字渐上酉下或渐上食下。

匏(木戯)是留下来做种子的豆。“痠”为酸。蓬头为“髼头”,是一种古代的梳头发式“大髼头”,掼是提着。

春“畾”(竹字头)是竹制的篮子。潮州人用来盛物赠送亲友或装福物入庙拜神佛。

“落宫”是“地头宫”也是社神。

王公是男神像,王妈是女神像。

酒是珍珠为“珍珠糯米酒”。

红麯果就是“粿桃”的红色颜料,所以叫“红麯桃”,不明底细的人以为是因粿桃外皮红色而名;所以乡间叫“红壳桃”。

治宫就是庙祝,治理神宫(神庙)的事。

爻(加心字边)是称赞人家也是褒义,但是加了勾缠的意思就是喋喋不休地要求。

不会”是连体的旧字的上不下会。

我忆起家中传唱的一首潮州歌谣,相信许多中年的潮州人都会吟唱:

“口慧口慧口慧,樁粿等阿舅,挨呀挨,挨米来饲鸡。 饲鸡叫啯咯, 饲狗来吠夜。”

(hu;hu;hu;zeng gae dang ah gu, oil ya oil , oil bi lai qi goi, qi goi kie kok kai,qi gao lai bui mei)

“饲猪还人债,饲牛拖犁耙,饲逗仔(或阿弟)来落书斋,饲走仔(或阿妹)来给人骂。 ”
(qi tii hoi nang jie, ci gu lai loy bei,qi a ngoh lai lou zi zae,qi zao kia li ke Nang mie)

注解:樁粿(樁米做粿,樁zeng,)等阿舅(音gu),挨米是推砻磨米的意思,啯咯是鸡啼声,逗仔是潮州人对儿子或小孩的昵称,走仔是女儿。由此可见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这里还有一首民间传唱的本地潮州歌谣,借以学习马来文的词汇。

“阿公阿嬷唐山来 ,有路无厝 ;有厝无门牌 ,直直行入玛咑厝, 唔知玛咑哆呾乜个 ,三年刻苦日夜做 ,hari hari (快快)甜甜学 ,入乡随俗是应该, 面皮厚厚来呾恁知。 Anjing Besar 大狗兄 ;Kecil Lembu 地牛仔 ;Hentam Belakang 束后炮;Kepala Pusing 割空头 ; Kepala Pusing 头晕晕 。

注解:直直行入玛咑厝(一直走入警察局),唔知(不知道)玛咑(警察)呾乜个(讲什么),hari hari (快快)甜甜学(不断学习),面皮厚厚(厚着脸皮)来呾恁知(说给你们听明白),Anjing Besar大狗兄(警察大人),Kecil Lembu地牛仔(稽查员),Hentam Belakang 束后炮(向后转炮); Kepala Pusing割空头(掉转回头);Kepala Pusing 头晕晕(头昏脑胀)。

阿公阿嬷唐山来 ,有路无厝 ;有厝无门牌 。直直行入玛咑厝 ,唔知玛咑哆呾乜个 。三年刻苦日夜做,hari hari 甜甜学 ,入乡随俗是应该, 面皮厚厚来呾恁知。 Lima Puluh 是五十, Abang AdiK 好兄弟, Minta Rumah 讨厝字, Kalam Kabut 七错落叫, Curi Ayam 偷挘鸡 。

注解:Lima Puluh 是五十(数字), Abang AdiK 好兄弟(哥哥、弟弟), Minta Rumah 讨厝字(申请屋契), Kalam Kabut 七错落叫(形容慌张忙乱), Curi Ayam 偷挘鸡 (偷抓鸡)。

参考:潮杨方笙著《潮汕歌谣》潮汕网

黄正经访谈录《苦将泥雪印飞鸿》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丛刊

林伦伦《潮汕歌谣重注》、《潮汕方言形成的历史过程》

马风,洪潮编《潮州歌谣选》、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丛刊

传灯——一起走过的岁月
诗的情怀是少年的特征,是吟咏放歌无拘无束的青春。
想起第一次在一九八三年一月的“八方文艺汇狮城”是在文华酒店举行的。那时候由华联银行家连瀛洲赞助,连连几年的华文作家文艺营盛况令参与其中的我连连受到文化震荡。
郑愁予就是我的诗人偶像,我爱他写的诗,这首“错误”更是在我青涩的年代频频扣系我悠悠的心弦。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 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是诗人在行旅时写的诗,文字隽永,令人回到那青石的街道去感染小小的寂寞的不断开展。
郑愁予也写道:“是谁传下诗人这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诗的情怀荡漾起青春的涟漪。
那一年,年过六十的诗人艾青也来了,两地的诗人,不同的年代,艾青老人目光炯炯,精神烁烁。经历了文革的他一只眼睛坏了,真令人 感到他的锵锵傲骨。
“大堰河,我的母亲”,这首诗让我认识艾青,在中学课本上与他会面。朗诵诗歌,仿佛诗人的热血在奔腾。
郑愁予那时 约有四十岁吧,他风华正茂。郑愁予曾说:我刚开始写诗时,笔名不是这个,而叫“青芦”。我年轻时非常敬爱艾青,而我的家乡白洋淀到处都是芦塘,所以我就取了艾青的“青”和芦苇的“芦”来作笔名。
看他一路扶持艾青,两地诗人,惺惺相惜令人感动。
一九八六年,我在第二次世界华文文艺营偶遇余光中,诗人当时五十六岁,他虽是学者,却因为是诗人的身分而更有魅力。翱翔于诗海,成了年轻人的偶像。当年,我亦是青春的小鸟,无拘无束的吟咏放歌。
二十五年后诗人已年过八十成白发却依然是精神矍铄,目光炯炯有神。
二零零九年九月六日,在博物馆偶遇余光中夫妇。师姐李喜梅的陪同下来到参观安特卫普的《图像的故事》。我刚好是遇上了,一起伴随同英文组的义工带他们游览讲述。对艺术属门外汉的我也听了范我存师母的讲解,分享了她对版画的艺术观点。她也说了当年乾隆皇对西洋铜板雕像也产生兴趣,西洋画家也把铜版画引进了中国画里。她也讲述了中国画散点画风与定点画风的西洋画之不同。范师母也是美术鉴赏者,在美术馆任职两人时时交换对此次展览的艺术观点,在打“倒资本主义“的图像画前讨论一会,语调平缓温和,让人感受到诗人夫妇的亲切和蔼与学识涵养。听说诗人的作品,范我存总是第一个读者。
我爱余光中的《守夜人》:
五千年的这一头还亮着一盏灯
四十岁后还挺着一只笔
已经,这是最后的武器
即使围我三重
困我在黑黑无光的核心
缴械,那绝不可能
历史冷落的公墓里
任一座石门都捶不答应
空得恫人,空空,恫恫,回声
从这一头到时间那一头
一盏灯,推得开几尺的浑沌?

壮年以后,挥笔的姿态
是拔剑的勇士或是拄杖的伤兵?
是我扶他走或是他扶我前进?
我输他血或是他输我血轮?
都不能回答,只知道寒气凛凜在吹我颈毛
最后的守夜人守最后一盏灯
只为撑一幢倾斜的巨影
做梦,我没有空
更没有酣睡的权利
——余光中,《白玉苦瓜》
中华五千年文化秉承传灯的使命,让人感到一种悲壮情怀。这是余光中在一九七三年四十五岁时写成的作品,字里行间饱含张力。
这首诗或许也促成了张泛在当年与杜南发合力谱写《传灯》,在文艺营结束晚会上演唱;
《传灯》
每一条河 是一则神话
从遥远的青山 流向大海
每一盏灯 是一脉香火
把漫长的黑夜 渐渐点亮

为了大地和草原 太阳和月亮
为了生命和血缘 生命和血缘

每一条河 是一则神话
每一盏灯 是一脉香火
每一条河 都要流下去
每一盏灯 都要燃烧自己!

《传灯》,传的是什么?传的就是汉族的血脉,汉族的文化。2013年初新加坡福建会馆与泉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博联办的蓝海福建展览,杜南发作为福建会馆文化组副主任,就在一片汪洋大海的远航有这一首诗。
过去二十几年这首歌还在马来西亚华社不断传唱,30年后我们把灯传回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这篇文章写于2013年8月为早报庆祝青少年记者及学生通讯员的30周年庆,原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删减成300字的短文,我将此稿投给热带半年刊发表于2014年6月第六期。为走过的岁月留下一个记录。

皇家山上走一回

那一个下午;对皇家山有一种特殊依恋的我,没能够锁住这份天马行空的思绪,使得浑浑噩噩的灵感又出窍了;于是便又登山去。

调琴和弦总为知音人;是的:“之子于归;琴瑟和鸣”,魂萦梦绕到相看两不厌,在这里执手共结连理,一纸婚书与一对戒指,套入对方的无名指,从此成了‘牵手’或‘家后’;‘大逋人’或‘丈夫’;有缘共渡舟;有缘共渡舟;相偕到白头。婚姻注册局的注册官见证了多少对配偶? 又有多少对夫妻最后成了怨偶。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长相许?”思念岂在朝朝暮暮?

山的另一端是人生的终点,早期欧亚裔与基督徒的墓地。从起点回到原点,人生就此刻在墓志铭上。

合适青史留名者何如?如格里门,是的一个以建筑风格独特的早期绘测师。这两座小小的凉亭由建筑师哥里门(G D Coleman)(1795-1844)所设计,这种圆顶在禧街(Hill Street)的亚美尼亚教堂顶楼在1854年拆了。

这座哥德式的门券纪念建筑是为了纪念仅5个月又24天的小男孩詹姆。布格尔,纳比雅(James Brooke Napier0。他在海军上校吉宝。亨利(Admiral Keppel Henry)所领航的英国海军皇家海军舰艇‘敏德’(HMS “Meander”)号上逝世。他的父亲威廉。那比雅(William Napiar)是个商人,1833年成为新加坡首位律师,母亲玛丽亚。弗洛斯。纳比雅(Maria Francis Napier)。她就是哥里门的遗孀。威廉。那比雅在好友的帮助下后来成为了婆罗洲北部,英国前哨基地纳闽(labuan)的副总督。
这是两座同属名若泽,达美达医生的墓碑(Sir Jose D’Almeida),他来自澳门,在莱佛士坊的洋行成为新加坡最早的大商行。他在访问1842年出访欧洲时受到葡萄牙女皇封为爵士。他也受封为海峡殖民地的总领事。他在1850年去世时66岁,在他的晚年成为葡萄牙女皇枢密院顾问,也获得西班牙颁给他查尔士三世爵士勋章。靠近莱佛士坊的达美达街在1881年以他命名。
从起点回到原点,人生就此刻在墓志铭上。

一阵警报声又把人拉回了1942年,日军占领新加坡时期是个不能轻易拭掉的梦魇。英军白思华在前往福特汽车厂投降时的一段内心的挣扎。凄惶如丧家之犬。
青苔羊齿覆盖的梯阶,悠忽间不知年月流转尚有戚戚焉!是非成败论英雄,恍若泪眼相看;历史事件的有的是太多的遗憾!
1824年《英荷条约》的签定地点可能就在这片山坡的英国总督府内。当时最重要的公共仪式都在总督府或府门前的这片草地举行。
1349年灭亡的马来王朝,逃亡后建立马六甲王朝的伊式干达沙,1420年去世后没有记录他的墓葬,1822年有人宣称这里是他的圣墓。马来传说里第一个君王和他的大臣葬在这里。富康宁山之圣墓至今还是有回教徒守卫看管。
这棵身上布满刺的树是不是大力士巴当用的木棍。

被称为自然保护古树牛蹄豆(Madras Thorn)的自然奇特的树干雕作。产自中美洲,属于中型乔木树冠茂盛,细枝长满幼刺。种子为黑色,被厚厚的黑色果肉覆盖,飞禽寻食果肉,同时协助散播种子。树身的古怪脸谱与树桩犹如自然雕刻杰作。
源自马达加斯加的凤凰木通常在久旱后开花。古木红花展翅的英姿,这棵火凤凰见过多少历史的辉煌与兴替?


历史总是在延续着,而人类的文明如星宿的陨落,过去历史的流传记录着旧王朝灰飞湮灭。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那颗辛辣的灯笼椒与韩少芙的橡树种子,多少的文化种子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草地播种,更有赖于热诚的文化使者薪火相传。

在博物馆展厅的三大幅油画里最左的第一幅画就是丝丝。金文泰。史密斯总督 (SIR CECIL CLEMENTI SMITH,1840-1916 )。他在1887年至1893年为海峡殖民地总督。他从费德里克。魏德爵士手上接过棒子。牛车水史密斯街以他命名。
牛车水史密斯街俗称“戏院街”,因为战前牛车水的娱乐中心梨春院就坐落在此。横巷为丁加奴街(登嘉楼街)。
史密斯街也曾叫 “红灯”区‘因为在1901年,在这条街上有超过25间妓院。直到1930年,政府援引海峡殖民地法令第15章的《保护妇女和少女法令》来取缔娼妓卖淫活动。
福建话的“什么”
另外,史密斯街还有另一个有趣的传说:一名福建人乘船千里迢迢来到新加坡这个南方小岛;一上岸,海关人员便问他的姓名?他听不明白海关人员的的话;便问道:“什么?”海关人员没再多问便在入境表格上填上“Smith”(史密斯)。
原来,福建话的“什么”听起来像英文的“Smith”(史密斯)。因此海关人员便把他的名字写成“史密斯”,后来他成为了这条史密斯街的居民或名人。
毕麒麟与私会党
19世纪中叶,新加坡、槟城的私会党已非常猖獗。(蘸血-臿欠血入门)
1867年7月,槟城私会党又发生格斗,展开十日械斗,全市陷于停顿。过后槟城殖民地政府 (海峡殖民地指三州府“新加坡” 、“马六甲”及“槟城”)通过治安法令;所有社团应登记。1867年8月,(在当时为海峡殖民地三州府“新加坡” 、“马六甲”及“槟城”。)首席华人翻译官及华人事务专家的毕麒麟(William A. Pickering, 1841-1898)在《海峡殖民地华侨》一文里认为:“承认三合会,为我政府的一种耻辱。”
沃德在任海峡殖民总督时对霹雳的私会党义兴公司与海山公司的锡矿地盘争夺战《拿律事件》束手无策。1873年11月克拉克当上海峡殖民总督。
1874年1月,克拉克在首席华人事务专家的毕麒麟的协助下,签定了《邦咯协定》,两个私会党划分势力范围,平息了《拿律事件》。因此事件,拿律附近的小镇就取名了华文名“太平”。因此事件英国军队与参政司介入,霹雳就改变成为英国的控制之下。 1896年,英国殖民地政府将霹雳、雪兰莪、森美兰、彭亨组成“马来联邦”,俗称“四州府”。
到了1878年至1879年任华民护卫司的毕麒麟以不同的语调撰文赞成私会党徒登记。当时海峡殖民地的华人私会党组织有义兴(福建义兴、潮郡义兴、琼州义兴)、义福、福兴、义信、广福义气、广惠肇、松柏以及海山10个,成员月1万5千9百17人。(15,917)
1887年7月,华民护卫司毕麒麟(1877年5月成立的华民护卫署)遭到私会党员潮州木匠朱亚惜(郑文辉引用朱亚石)冲进办公室。将斧子向他掷去,结果斧柄击中他的前额;引起重伤;毕氏受伤后未能复元;于1889年退休, 于1898(韩三元的为1907年)年逝世。
1889年,史密斯。金文泰总督采取取缔私会党的决定后。私会党开始走入末路。1890年初,海峡殖民地政府援引了新的社团法令,封闭了所有的华人私会党组织,并将来自中国的私会党徒驱逐出境。从此私会党由公开转入地下。义兴、义福不再被应用,而新的派别如“三六”、“二十四”、“一零八”,“十八”等纷纷成立。

惹兰苏丹的民多路(Minto Rd)、哥罗福路(Crawford Rd)及甘榜格南(Kampung Glam)的马来王宫带出新加坡开埠前后的一段历史。当然主角莱佛士就在新加坡历史现场。

汤姆士。史丹福。莱佛士(Thomas Stamford Raffels,1781-1826)出生在牙买加附近的一条船上,父亲是船长,家中有六个孩子。莱佛士生长在平民家庭,他14岁时在东印度公司任职,当个临时书记。

他于1805年以青年商人的身份被派到槟榔屿,动身之前,他在英国娶了大他10岁的奥利维亚。在船上的这段航程时间他学习了马来文。1806年,莱佛士受委任成为槟榔屿的代理秘书,第二年接任了翻译官的职务。有一次他请病假到马六甲访问时见到了威廉。法夸尔(后来莱佛士委任他为第一任驻扎官)。1810年,他在拜会了印度的大总督明托(Lord Minto),结果成了明托的主要顾问之一,明托委任莱佛士以马来土邦代理人的身份开始筹划与拟定进攻爪哇的计划,以免爪哇落入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人之手。

1811年莱佛士进攻爪哇取得成功的后,他掌握了荷属东印度的最高权力。

1814年他的夫人奥利维亚在爪哇逝世。1816年,爪哇又回到荷兰人手中。莱佛士回到英国,在这之前莱佛士一直未注意到新加坡。

1817年娶了第二任妻子苏菲亚。赫尔小姐,同时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特别会员,接着出版了《爪哇史》。

1817年他曾建议在苏门答腊地区建一个新海港。当时荷兰人控制了大部分的东南亚海域。英国曾计划过以槟榔屿为海上基地,但因为地理位置的不足,直到最后选定了新加坡,莱佛士认定他可以发展成中途停留站,以确保航行于印度与中国的英国船舶不受干扰。1818年莱佛士回到苏门答腊的英国贸易站名古连。

莱佛士未踏上新加坡土地之前,他喜欢收集古物、采集自然标本与古籍手抄本,用来研究马来人的历史与文化,他尝试解读古代的碑铭与手抄本。莱佛士拥有著名手抄本第18号,是所知最古老的《马来纪年》版本。跟据《马来纪年》,马来王室从勃琳邦(巨港)到迁都至新加坡、马六甲到民丹岛等地的王室系谱记载,他得知新加坡是马来人的第一个巨大的贸易港。

莱佛士在1819年1月16日指示威廉。法夸尔上校乘搭“恒河号”(Ganges)与早已在卡里蒙岛等候的测量船“发现号”(Discovery)取得联络,以便将测量到的岛屿结果交给法夸尔,确保最终控制那个根据地。

恒河号在 “水星号”与“尼尔楚斯号”这两艘运兵船的伴随下,前往目的地。两艘测量船“发现号”与“勘察号”已在新加坡以外30公里的卡里蒙岛周围会测水文图。

这时随莱佛士从槟榔屿开出的舰队包括巡洋舰 “明托号” (Minto)与 双桅纵帆船“创业号”(Enterprise)和莱佛士乘坐的“印第安纳号”(Indiana)。在1819年1月26日卡里蒙岛会合。1月29日16时开往新加坡近海的一片沙滩,一群马来人上船来,然后莱佛士叫他们传达口信,莱佛士表示隔天早上与天猛公会面。

第二天,莱佛士和法夸尔与一名印度士兵在隔天早上登岸,前往靠近新加坡河口的天猛公阿都拉曼住所与天猛公签订了一项临时条约,之后英国士兵就陆续登陆。天猛公向法夸尔透露当时逝世的的柔佛苏丹玛穆有两个王子,一个为阿都拉曼,另一个东姑隆,大臣为谁能继承王位起了意见。阿都拉曼对此事很不愉快到丁加奴去了,留下东姑隆留在廖内。莱佛士乘此机会与来自廖内的东姑隆签了另一项条约,声明英国印度大总督已委任东姑隆为“新加坡岛及构成新加坡所有地区的苏丹,其头衔为苏丹胡先沙。”

1819年2月6日,英国人便和新加坡苏丹胡先沙正式举行签约仪式。2月7日莱佛士在动身回槟榔屿。他在离去前给未来的驻扎官威廉。法夸尔上校拟出指令,希望他做好武吉拉让山(Bukit Larangan,意思是“禁山” )的防御措施。

1822年到1823年莱佛士在逗留新加坡六个月之后,于1823年1月21日在新加坡山建好一座小平房。禁山(根据文西。亚都拉的记载这里曾过有五个马来王,这座山禁止平民擅自闯入)改为新的名称——皇家山 Government Hill。(1860年英国人把它改为“富康宁山”-Fort Canning,康宁炮台以印度首任大总督乔治。康宁子爵-Governor-General Viscount George Canning的名字命名,他后来成为印度首任总督-Viceroy。)他在富康宁山同时建好了一座植物园;莱佛士从印尼引进了咖啡豆与豆蔻种在山上。(富康宁山脚原是甘密与胡椒的种植园。)

莱佛士对法夸尔上提出的防御措施迟迟未有行动感到不悦,因此他写信给加尔各答的总督,指法夸尔完全负不起管理新加坡的重要责任。

1823年5月27日,第二任驻扎官哥罗福医(Dr.John Crawfurd)取代了法夸尔。1823年哥罗福医生上任两个星期后,莱佛士便离开新加坡回到明古连。哥罗福医生之后搬进去富康宁山的皇家山居所,房子成了新加坡总管的府邸。

莱佛士在离开前当时的意愿是创办一所学校——新加坡书院,也就是后来的莱佛士书院,这是他在新加坡的最后公务。他也发出命令“守备部队准备在庆祝马尔伯勒堡副总督上任之后,在谐街街尾登陆地点列队游行。”

20世纪70年代勿拉士巴沙路的莱佛士书院旧校舍

莱佛士在明古连从1821至1822年当中,他的四个子女中三个病逝,第四个是个女孩,她被送回英国,1823年他与妻子的另一个出世两个多月男孩夭折。

1824年2月2日莱佛士从明古连乘搭回去英国的一艘船“盛名号”。 在海上的第一晚失火,他失去了国外的所有资产与收藏品。他不得不回返明古连,等候另一艘船,4月10日离开,8月20日回到英国与女儿团聚。1826年7月5日在家中病逝,享年45岁。

1824年3月17日,英国就新加坡的中转贸易站问题与荷兰达成协议。对换明古连与新加坡的治理权。

1824年8月2日驻扎官哥罗福医生与天猛公和苏丹签约,从新加坡河的狭小地带,扩展到取得新加坡岛的控制权,而天猛公则搬到近直落布兰雅的海湾。苏丹胡先的府邸位在位于甘榜格南的马来王宫,他拥有马来社区域与及加冷河武吉士村的加冷河南岸附近的港口维持权益。但是1824年,苏丹胡欣放弃了他的港口维持权益,直到1950年清理河道计划,住在加冷盆地的Orang Laut迁到北岸的三巴旺的实里达河口,最后迁到了柔佛。

东印度公司的政策是把把新加坡托付给海军,这个防御工事迟至1851年8月,在浮尔顿4门炮台与另4门在靠近海滨公园建好。1855年3月,海峡殖民总督报告说,3个炮组据点,浮尔顿炮台、帕玛山和花柏山也建好了。

1857年5月发生的印度反英暴动。暴动过后,英国政府接管东印度公司。

最初英国建议把避难所建在帕尔上尉山(珍珠山)。1857年12月哥烈上尉起草了《珍珠山构建工事,作为坚固的避难所以及防止内部进犯的报告书》。他提出了选择珍珠山的几个缺点。

1858年英政府开始落实哥烈上尉的计划在皇家山修筑防御工事(建一个炮组据点,架设可发射68磅炮弹的大炮和两门口径13英寸的迫击炮。1862年中完成,1864年开始全面使用。为保护新加坡海港而修筑的康宁炮台与其他炮台这距离莱佛士的最初建议已过去了40年。

史丹福。莱佛士在新加坡的贡献有多大?是因为莱佛士的才智或是机遇巧合造就了新加坡?岁月逝去,那些年、那些事,那些岁月成为历史的积淀,就让我们在历史现场的再凭吊怀古,一杯还酌江月、浅斟低唱犹温故知新。

新加坡开埠者史丹福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爵士的铜像最初屹立在圣安德烈路和康乐通道之间的草场上,面向大海。由弗雷德里克•威尔德爵士于1887年(维多利亚女王在位50周年)在大草场揭幕。莱佛士交叉双手抱在胸前,脚踩世界地图,踌躇满志傲然站立。1919年2月6日,新加坡举行开埠100周年纪念庆祝会,铜像被迁移到今维多利亚纪念堂前。
另一尊白色铜像为仿造雕像则位于驳船北码头,据信此为史丹福莱佛士爵士登陆新加坡的地点。
参考内容摘录自
1) 《新加坡历史原貌1275-1971年》
作者:(英)乌尔科姆。H.墨费特(Malcolm H. Murfett)
(美) 约翰.N. 米克西奇(John N.Miksic)
(加)布赖恩.P.法雷尔(Brain P.Farerell)
(新)章明舜( Chiang Ming Shun)
译者:陈新才 张清江
2011年9月第一版

甘榜格南是新加坡最古老的街道之一甘榜格南是新加坡最古老的街道之一
1822年莱佛士组成了城市计划委员会,莱佛士嘱咐炮兵部队的土地测量员菲利普。杰克森中尉(Lieutenant Philip Jackson)绘出第一张市区规划图。规划市区内的商业区,新加坡河北岸欧裔办事住宅区(Beach Rd & Clark Quay & Stamford Rd。)
在规划图里的甘榜格南(Kampong Glam/Kampung Glam-甘榜是马来文乡村的意思。Glam 应该从Gelam(也叫Kayu putih)演变而来,为海边的植物白楸或白匏,英文为的Melaleuca,是一种多用途的植物,不但可以制成治风湿的药物,树干也可以燃烧照明与修补船。过去武吉士人沿着梧槽河河口集居,加冷河南岸盆地住着许多的海人Orang kallang,有许多以捕鱼、卷茸草棕榈叶(烟草)为生,也有水路航运引导。
新加坡最早的海人依分布的地方为好几个支;Orang Laut -Orang kallang, Orang Gelam, Orang Seletar & Orang Selat)。(Suku是用来划分不同部族的海人,如Suku Tambus, Suku Mantang及Suku Galang。他们听从于马来领导者的指示执行不同任务,如信使、使节的任务)。
甘榜格南区历史街区以新加坡马来苏丹胡欣沙(东姑隆)的王宫所在地苏丹门(Sultan Gate)为中心(目前成为马来传统文化中心-Malay Heritage Centre),苏丹门俗称“打铁街”,一直到70年代在彭亨街与巴格达街之间这里还有马来工匠打造黑石墓碑(花岗岩)与五金店。
马来王宫隔邻的苏丹回教堂甘建成于1826年。位置坐落在就在新桥路与马来王宫之间,旁边是甘达哈街(Khandahar Street),苏丹回教堂附近住着苏丹的亲戚与追随者。Jalan Kuboh俗称“坟场路”,这个悠久历史的马来坟场区就葬了他的亲戚与追随者。
1820年后移民落户在甘榜格南的渐渐多了起来。这里不同区块分别属于马来社区;武吉士社区与阿拉伯社区;从美芝路这里到加冷河附近就有苏菲亚路的KampungBoyan、Kampung Bugis、惹兰苏丹的Kampung Java,向着梧槽河的Kampung Sumbawa 。<
马来王宫与苏丹回教堂

阿拉街的花边布料店
阿拉街(Arab Street-印度人称它为Pukadei Sadakku是一条花之街)以前有许多的花边布料、藤器店,阿拉街与哈芝巷(Haji Street)并行,现存的双层店屋大都改为餐饮业,有抽水烟或售卖旅游纪念品的商店。
阿拉伯商人早在12世纪从也门来到东印度群岛,在苏门答腊的巨港(Palembaing,旧称为浡淋邦)经商致富后融入马来社群,学习马来文化与马来语。1820年早期来到新加坡的阿拉伯人有来自阿裕尼家族、阿卡夫家族及阿萨古夫家族等多数居住在甘榜格南,他们之后各自拥有许多地产;他们也是慈善事业的捐助者,为马来社群建学校与回教堂。
1856年在甘榜格南建了一所亚都拉马来学校,这是为了纪念文西。亚都拉,这所学校在二战期间休学。马来文学家文西。亚都拉通晓阿拉伯语、淡米尔语、兴都语和马来文,他在莱佛士登岸不久做为他的随从翻译官与马来文老师。1854年,文西。亚都拉从吉打前往麦加途中逝世。
<
Hajjah Fatimah Mosque & Alsagoff Arab School
惹兰苏丹路在桥北路与美芝路之间有一段平行的民多路(Minto Rd),民多路过去潮州人俗称“栳子巷”,栳子就就是槟榔的名称。这名称的来源也许和附近的马来甘榜有关。建于1846年的哈嘉法蒂玛回教堂就在附近(哈嘉Hajjah是对到过麦加朝圣的女回教徒的称呼,哈芝Haji是对对到过麦加朝圣的男回教徒的称呼)。
哈嘉法蒂玛(Fatimah, Hajjah)来自马六甲的一个富有的家庭,她嫁给了一个来自苏拉威西(Sulawesi以前称西里伯斯Celebus)的武吉士王子。年轻守寡的她继承并拥有许多财产;丰厚利润来自帆船航运。她的住所就在回教堂原址,旁边为爪哇街(福建人称它为JiaWa Koi),现在只剩下一段就在美芝路与黄金戏院旁之交叉路口。哈嘉法蒂玛原先的住所两次遭到强盗的洗劫与烧毁;因此她决定把她建成一座回教堂。
哈嘉法蒂玛的女儿拉惹西蒂嫁给了赛阿莫(Syed Ahmad)。赛阿莫幼时随父亲赛阿莫阿都拉曼。阿萨古夫(Syed Ahmad Abdul Rahman Alsagoff)来自也门的哈德阿玛特- Hadramaut。Alsagoff Arab School阿萨古夫阿拉伯学校-Alsagoff Arab School也就在惹兰苏丹布业中心对面。阿萨古夫这个富裕的家族拥有许多的帆船与蒸汽船。哈嘉法蒂玛在98岁去世,法蒂玛与她的女儿的墓一起葬在一个特别的隔间,她的女婿则葬在后方。哈嘉法蒂玛回教堂的设计,由英殖民地建筑师 J.T Thomson 设计的教堂融合西方设计,四方尖顶塔楼是西方教堂的模式,为女士的墓室;大冠顶为男士的墓室。1973年6月7日宣布为国家保留建筑。
梧槽路过去俗名 “路班让”,这名称是马来人的长屋Rumah Panjang,1920年以前曾经有许多妓院。在尼诰大道没建成以前,位于美芝路上有一个简陋的码头称为“海南公司”,这附近有个历史悠久的巴杀俗称“铁巴杀”(具有111年的历史;靠近高架桥,在80年代拆除)。以下是摘录2012年3月9日早报副刊庄依颖的《临时戏台》有一段铁巴杀的描述:
“铁巴刹是小坡最大的一个批发菜市,与美芝路警署隔着一片空地,每逢民间作醮事酬神,喜欢选在这里搭棚上演地方戏。戏台临时用藤皮、木板及加占叶(遮盖雨淋日_)等绑扎而成。易搭易拆,不用一钉寸铁的非永久性戏台。”
1920年美芝路还有两间娱乐戏院阿汗巴(Alhambra)与曼舞罗(Marlborough);前者上映的是英语片,后者上映的是香港的华语片。美芝路一带有潮州人经营的瓷器店,所以称为“小坡碗店口”,瓷器由驳船从新加坡河口运至梧槽河岸码头起卸 。位于阿里哇街(靠近交叉的彭亨街)的崇正学校(28, Aliwal Street)创立于1905年1月30日。初名为 “养正学堂”,属于私塾时代的养正学堂后改名为崇正学校,是新加坡最早的新式学校,陈楚楠先生便是发起人之一,“养正学堂”租他位于美芝路327号的合春号公司为校舍,现在尚保存的崇正学校校址(与原先的合春号就在近邻)与崇本女校相邻,现已改成商业学校。      鲜有人知道的是创立于1924年位于33号民多路(Minto Rd)端蒙分校的校史。
<1918(民国七年)年由张永福、曾广秀、许惟烈等美芝路潮商发起函请总校建分校,由于经费不足而延至1924年5月(民国十三年),端蒙分校先租民房,于7月1日成立时招收附近的学生90余人。张永福、陈秋槎任分校董事部正副总理。因学生人数增加,于是竭力筹款,以7千5百元购置5千8百余方英尺旷地,加冷河的越二年建立于小坡33号民多路(Minto Rd),只有一栋三层楼面向美芝路的分校新校舍启用时学生已增加至200人。此后十几年,总校与分校并肩发展,校务蒸蒸日上。
民多路现在按地图看来现存只剩短短的一条,在吉厦(Key point )与苏丹布业中心(Jalan Sultan Textile Centre)大厦之间。我听从前曾经住在那里的老人说它过去贯穿到哥罗福街,所以原先的民多路也就是包括现在的第18至第6座组屋,止于横向与梧槽河平行的哥罗福路(Crawford Rd)。沿着梧槽河有许多有广东人的沙藤行,工匠们把运来的藤条泡浸在那里。
我先生在出生时的住址是29A 民多路(Minto Rd),是一排双层店屋。他在1965年进入端蒙分校就读,在1967年年终,创校43年的端蒙分校因校址被政府收回另作发展,校长及教职员调他校,学生除了部分转入总校外,其余都被分配到政府新建的学校肄业。

潮人潮语

最近丽的呼声结束了在本地63年(1949-30/04/2012)的广播节目,过去我们小时喜爱的娱乐就是听王道先生讲闽南话武侠小说、李大傻先生讲的粤语故事,还有黄正经先生的潮语讲古。他的节目老少皆宜,有一个单元叫:“(言皮)凉(言皮)热”就是闲聊,以民间故事为主题,还有“听吃白(口旦)”就是接近胡说八道的意思,为短篇故事的单元,这些精彩的古典故事是我们吸取民俗文学的开端。

我从民俗白话记起了曾经学过的一首潮州歌谣,相信许多中年的潮州人都会吟唱:

“口慧口慧口慧,樁粿等阿舅,挨呀挨,挨米来饲鸡。 饲鸡叫咕咯, 饲狗来吠夜。”
(hu;hu;hu;zeng gae dang ah gu, oil ya oil , oil bi lai qi goi, qi goi kie kok kai,qi gao lai bui mei)
“饲猪还人债,饲牛拖犁耙,饲阿奴(男儿)来落书斋,饲灶仔(女儿)哩 给人骂。 ”
(qi tii hoi nang jie, ci gu lai loy bei,qi a ngoh lai lou zi zae,qi zao kia li ke Nang mie)

黄正经先生原名叫黄庸根,潮安庵埠镇溪乡人。生于1912年,18岁南来。1955年,在广播电台及丽的呼声当全职潮语说书人,至1982年,广播媒体应官方的提倡华语运动方言节目全面停止播放,1989年口述历史馆收集了他的手写儿歌影印集子,访谈录《苦将泥雪印飞鸿》做为个人的生活的回顾。

他所记录的儿歌也是道地的潮汕童谣,画面显示潮汕的风土民情,1990年在华人传统展览举行,这是配合新加坡建国二十五周年的华族文化月的大型活动。他积极教导了武吉知马修德善堂的会员子女,“猛火厚朥”(此话也道出潮州菜的特色用大火大量猪油快速烹煮)训练十出岁的孩子唱潮州歌谣在莱佛士坊演出。当天演出成功吸引了许多观众。黄正经先生说学生学华语只用四声,潮语八声字韵显然难掌握。无论演出的效果合乎理想吗,这确实无疑是一个前辈治学的考据心得。

1992年,电力站主办“儿歌的记忆”朗诵会,早报与海峡时报也有记者报道。

新加坡八邑会馆在1995年就出版了他选注的“ 释音潮州儿歌撷萃”收录的歌谣内容丰富,其中的一首“雅娘”有相当丰富的内容。

“雅娘想吃黑豆干,又欲想食汫水鳗。想食葡萄番薯汤,想食青梅槌白糖。食到豆无种,匏无(木戯),生无一仔见爹娘。雅娘想着心头痠,走入房内去梳粧,一面粉,抹匀匀,双边蓬头梳光光,鞋仔衫裤全换新,掼个春畾(竹字头)去落宫。

雅娘唱“王公坐圣圣,王妈听定定;信女名阿桃,嫁夫阿壮哥。过门几年了,男无女亦无。酒是珍珠粿红麯,保阿男儿入肚腹。欲如珍珠皮壳薄,又欲聪明会入学。”

治宫听了笑嘻嘻:“我做治宫二十外年,唔曾听见一个妇人这生爻(加心字边)勾缠。”

雅娘唱“治宫伯!你勿笑,拜了神明,一个粿分你胀。”

治宫唱:“阿伯自来不会好食,怎会听到食,磕破额?拜神了,收返去,曝酥酥,留放分你个阿孥。”

这首歌谣讲述一个新妇为无子诈孕,刁泼任性,庙里求神且言词刻薄,最终是被庙祝一半句讥笑的话驳回,嘴上针锋相对,词语妙绝,是斗畲歌的特色。

这里边的注释就有二十四个,就许多都是潮语中的押韵字。

“雅娘”语带双关,既赞又弹,制豆干为黄豆;雅娘要吃“黑豆干”是故意为难。

汫水鳗是产于山涧的淡水鳗鱼,汫水原是独创的字,汫水代替了古字渐上酉下或渐上食下。

匏(木戯)是留下来做种子的豆。“痠”为酸。蓬头为“髼头”,是一种古代的梳头发式“大髼头”,掼是提着。

春“畾”(竹字头)是竹制的篮子。潮州人用来盛物赠送亲友或装福物入庙拜神佛。

“落宫”是“地头宫”也是社神。

王公是男神像,王妈是女神像。

酒是珍珠为“珍珠糯米酒”。

红麯果就是“粿桃”的红色颜料,所以叫“红麯桃”,不明底细的人以为是因粿桃外皮红色而名;所以乡间叫“红壳桃”。

治宫就是庙祝,治理神宫(神庙)的事。

爻(加心字边)是称赞人家也是褒义,但是加了勾缠的意思就是喋喋不休地要求。

不会”是连体的旧字的上不下会。

“旗遇” 奇语

>
从1911到今天,旗袍定位为近代中国传统服装是女人百年所好,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旗袍打从初期的严冷方正的长袖直袍到由倡导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女学生的“文明新装”之短衣褶裙,20年代的A型及30年代的改良旗袍,修窄后的长袍,从上海到香港、东南亚至60年代“黄金年华”,虽然现代成衣在七十年代成为主导,但是旗袍她的传统地位还是“落落大方”,从各色绸缎到现代人造纤维,从无轮廓的直筒样式到曲线玲珑收窄腰身,从裙摆的低开衩到开高开衩,从高领到低立领,从长袖到肘到短袖及无袖,从如意钮到花钮,旗袍无论是俏丽佳人、职场仕女到贵妇人,总是多了一份高雅、回眸浅笑百媚生。

国家博物馆从3月28日到6月27日的 “旗遇”——新加坡女性和旗袍摩登世纪,就是百年“奇遇”。不期而遇到重遇旗袍。

在新加坡,口操广东话的裁缝师和家庭帮佣称旗袍为“长衫”(Cheongsam),“长衫”这个粤语俗称在民间也因此成了旗袍的代号。

1929年4月,国民政府颁发《民国服装条例》,规定女子服装两款,一是短上衣,单裙,另一是长身旗袍为国家礼服。上海的红帮师傅给旗袍定了下了美丽的诠释。30年代改良旗袍俏丽三粒钮的的高领款式成了时尚妇女的心爱,张爱玲在40年代的散文《更衣记》里谈到中国妇女三百年服装史。明清中国妇女的重重袄褂;衣裤加罩裙,直到单上衣及 一件式的长旗袍,妇女摆脱了旧社会的束缚,从繁到简。张爱玲也诠释了初期旗袍的严冷方正,如清教徒式的,到30年代改良旗袍出现,她却认为原先的元宝领要比高领强,侧面斜开能在适当的角度上掩饰双下巴,而三粒钮的高领却使不长肉的姑娘生了双下巴,领子隔开了女神似的头与下面丰柔肉身。
旗袍的魅力是开衩的裙摆配上玻璃丝袜与高跟鞋,一步一扭腰肢款摆,裙衩飘动之间勾起多少迷人风情。

我在4月15日导览时难得的巧遇1963年穿着枣红色短旗袍结婚礼服,配同款布料手提袋与鞋子的杨清梅女士,她依然瘦削的身材,可见穿旗袍的人都会较注重身材,旗袍果然有塑身的效果。大家快到婆婆妈妈衣柜去淘宝吧,鼓起勇气穿婆婆妈妈当年的旗袍,必定有时光倒流,千娇百媚、婀娜多姿。

如若不然,21寸小蛮腰的影星林黛所穿过的旗袍如此“吸睛”,令访客啧啧称奇。原名程月如的林黛(Linda)生于1934年12月26日,林黛早在17岁被星探发掘,在19岁上演了《翠翠》一炮而红,被称为东方玛丽莲梦露的林黛在1961年2月12日与龙绳勳结婚,1963年4月6日产子龙宗瀚。却于1964年7月17日自杀,享年不到30岁,遗作《不了情》的插曲留人遗憾:“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春已盡,忘不了花已老,忘不了離別的滋味,也忘不了那相思的苦惱。”另一首《人生如梦》,歌词:“人說人生如夢,我說夢如人生。當你從夢中驚醒,你己走完了人生”。

以下是香港电影资料馆的 “云裳倩影,情不了”展览,冯宝宝为干妈林黛回顾展览开幕时的说话。龙绳勳保存了离世43年的林黛遗物,2007年由她的儿子龙宗瀚捐出来给香港电影资料馆。


本地捐赠者Jeffery Teo 的母亲林女士当年在罗敏申任职的时候的穿著,21寸至24寸纤腰的红与黑旗袍可以媲美21寸小蛮腰的影星林黛所穿过的一件黑与白旗袍。

上世纪50、60年代妇女在职场上的地位越来越显著,许多家庭主妇也开始出外工作,如教师、售货员、银行职员、工厂女工等,有许多也到裁剪学院学习,为自己或别人裁制服装,旗袍的布料有入口的西欧与日本的布料,

1947年克里斯丁。迪奥(Christian Dior)的新系列紧身时装新风貌(The new look)的影响下,秀丽服装中西合并以西式外套搭配,立体裁剪旗袍也是受西方服装影响的特色。6寸至8寸的YKK拉链成了旗袍的另一新颖的缝合,时髦高尚更加突显女性的曲线美。当年的谐街(high Street)与亚拉街(Arab street)就是东西方布料花边的集聚处,许多进口的瑞士棉布与涤纶人造纤维成了旗袍质料,由多样花边修饰裙脚、花钮来缀饰开襟,更具东方女性的魅力。
https://seventhdusk.wordpress.com/2009/01/01/霓裳翩舞的季节/href=”https://seventhdusk.files.wordpress.com/2012/04/563382_10150626152813230_644428229_9183012_1667536201_n.jpg”&gt;
有几款普普风的旗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受西方视觉艺术影响的布料图案。

所谓的Optical Art (简称Opt Art)是一种以几何图形或波纹线条或颜色来达到视觉效果的流行艺术(PopularArt简称 Pop Art)。1954年起源于英国的美术批评家劳伦斯。阿罗威 (Lawrance Alloyway) 提出接近普通人的艺术,如杂志广告画、电影宣传画。六十年代流行于英国再传到美国,在美国流行起来。英国的设计在家具、时装设计及平面设计;而劳伦斯。阿罗威受聘为美国古金汉美术馆的负责人后,看到了年轻画家的作品,如罗森柏与琼斯(Robertson Rusachenberg & Jasper John)的作品从抽象的艺术表现到日常用品上,他称它为普普艺术。

最著名的李察。哈密顿 (Richard Halmiton)的绘画“这就是明天”(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 So Different , So Appealing)充分地用用美国大众文化的內容,表现出玛丽莲梦露的色彩艺术,还有电视机、收音机和健美先生,确定了普普艺术的流行。另一个就是的著名倡导者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他的Campbells品牌罐头汤与玛丽莲梦露也主导了美国的流行艺术;使视神经在与画面图形的接触中产生眩晕的光效应现象与视幻效果。

画家Andy Warhol作品
除了一生一世倾城倾众的美人,这次展览最珍贵还有几个政要夫人的旗袍。 前资政李光耀夫人、前几任总统夫人如第二任薛尔斯总统夫人、第四任黄金辉总统夫人与第五任王鼎昌总统夫人的旗袍穿著都是典雅风范的演绎。
一袭高雅的金色网状蕾丝面料粉红花闪亮面料的旗袍由本地婚纱设计家陈永Tan Yoong设计,他的巧手妙思将原面料裁出的袖子更加轻盈活泼,具古典与现代元素的配搭。立领旗袍永远是提升高挑女人之美的元素,配上长手套;再穿戴一对串珠耳坠,踩着高跟鞋摇曳女人香,你说如何不消魂?

潮商是中国传统的三大商帮,潮州会馆以及潮州商会遍布海内外各地。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几十万闽南的莆田人移民到现在的潮州汕头,莆田人带来了丰厚的经商能力和文化,深深地促成了潮汕的经商文化的形成。潮州商帮最初出现雏形的时候,只有“三阳”,即海阳、揭阳、潮阳。此三阳,实际上包含现在的潮汕三市及丰顺县。

在清乾隆三年(1738年) 丰顺建县的同时期,潮州商帮达到一个鼎盛时代,这也是含丰顺县的“潮州八邑”能够名噪四海,并成为潮州商帮的代号的真正原因。这个时期含丰顺县的潮州八邑概念的定义,也是潮州商帮完成定型的标志。因为,在这个概念被定义之前:潮州人可能可以泛指程乡县(今梅县、蕉岭等),却不能包含普宁市南阳一带的客家人,以及惠来县西部,讲惠来口音的潮州话(福佬)民众;“潮州八邑”概念定义后,潮州人也对讲闽南语的临近县份,云霄、诏安、平和、陆丰及惠州市等地,形成了更强烈的区分意识。

二十世纪初,汕头埠逐渐成为潮州府属的滨海重镇,这里工商繁华,已崛起成为连接穗、港、沪及海外的新兴港口。  

1904年梅县松口人张煜南等看准这里有巨大的发展潜质,便倾力组建潮汕铁路有限公司,兴建从潮州府所在地直达汕头埠的铁路。

1906年,潮汕线铁路筑成,同时又配置“潮汕号”机车头并通了车。由此有“潮汕”新名词。

1907年5月22日发生了丁未黄冈起义,这是孙中山亲自领导的推翻清封建王朝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意义重大;但《南洋总汇报》却大肆指责孙中山勾结“潮汕会党”,策动黄冈起义。

南洋潮商对孙中山的支持可见于1906年4月7日晚晴园的同盟会成立时,除了陈楚楠、张永福与林义顺皆潮州人。此外还有倾囊相赠的林受之、慷慨捐躯的许雪秋。

林受之,潮安庵埠官里人,其父林继志是潮侨富商。受之少怀大志,具爱国主义思想。1904年和新加坡许多革命人士极力支持爱国运动,他与其他商人组织了‘中华公司’、兼任“中兴日报”董事。资助印发邹容的《革命军》,发起革命爱国运动热潮,后加入同盟会。他资助黄冈、汕尾、钦廉、镇南关、河口起义,仗义解囊,出力出资援助落难革命党人,包括在香港的余既成出狱,千金散尽。民国初变卖家产自饷枪械在广州赴职华侨北伐义勇军标统,革命宗旨贯彻始终,南北和谈成,洁身引退,从事地方建设,他积劳成疾,贫病而终,于1925年3月12日与孙中山同日而终。

许雪秋海阳彩塘宏安人,从小侨居新加坡。响应孙中山的民主革命。1904年秋,许雪秋邀潮籍侨胞陈芸生、闽籍侨胞黄乃裳等一起回国发动反清起义。他以宏安村为据点,联系粤东各地革命志士。他利用当时建筑潮汕铁路的机会向铁路局承办铁路工程,秘派余丑、陈涌波等为筑路工头,召集700余名同志充当铁路工人,由吴金铭以绅士的合法名义取得七都书院(潮州彩塘)为团练总局组织团练,招募团丁400人,吴金铭任教练,培养基本革命队伍。于1905年联合以上两组力量举行武装起义,后因事机泄漏,起义未能实现,后来再渡南洋,筹募经费、以图再举。

1906年,他在晚晴园与孙中山见面并加入同盟会。孙中山委任他为中华革命军东部都督,要他回粤东伺机再起。1907年5月,孙中山指示他在饶平黄冈起义,因为清廷派潮州总兵搜捕革命党人,许雪秋指示余丑、陈涌波等派往起义的同盟会会员提前于5月22晚起义,(农历丁未年四月二十一日),史称“丁未黄冈起义),由于事情太仓促,起义只维持6天而失败,许雪秋只得在奔赴新加坡,继续联络各方志士,待机再起。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海外的许雪秋、陈芸生、陈涌波率40余人返潮汕主持军务,组织民兵。同年11月10日至19日,汕头、潮州等地相继光复。

1912年6月,许雪秋被陈炯明派出的潮汕绥靖主任吴祥达杀害。为纪念这位参与创建民国的烈士奋斗终身而捐躯,何香凝题写了“先烈之血、主义之花“八个大字称颂他的革命业绩。

参考书目:
新加坡潮州文化展特刊(2002年12月出版),崔贵强《新加坡潮州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潮州人物》,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